2009年行署工作报告
行 署 工 作 报 告
——在365bet官网娱乐_365bet.com官方网站_36578130人大工作委员会2009年第一次会议上
(2009年5月6日)
人大工委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:
我受行署专员马宁·再尼勒同志委托,代表行署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2008年工作回顾
2008年,行署在上级党委、人民政府和地委的正确领导下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、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,按照地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,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以加快经济发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,紧紧围绕“三大经济板块”和“三大核心目标”,积极应对地震、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,采取强力措施,狠抓工作落实,实现了大灾之年农牧民收入不减、整体经济工作健康运行、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的工作目标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.5亿元,增长19.5%;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.93亿元,增长19%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.8亿元,增长26%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.75亿元,增长18.14%;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8.3亿美元,增长38.12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49元,增加1296元;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09元,增加438元;城镇登记失业率2.19%。
一年来,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(一)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自治区两个“一号文件”精神,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,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。完成农业增加值50.94亿元,增长5.6%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稳定发展粮食生产,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,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,完成总播面积595.91万亩,粮经饲比例调整为23:59:18。突出抓好牲畜品种改良,优化畜种畜群结构,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,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,牲畜存栏达459万头(只),出栏率达58%。以牧民定居为重点,继续深入开展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,新增定居牧民1905户,落实饲草料地13万亩。严格落实防疫责任制,重大疫病两次免疫密度达100%。积极整合培训资源,广泛开展农牧民致富技能培训活动,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、现代畜牧业和从事二、三产业的能力。全年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.41万人,实现劳务收入1.8亿元。积极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,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0家,带动基地面积430万亩,带动率81.2%。
(二)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。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成效明显,新型工业化建设快速推进,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。完成工业增加值67亿元,增长45.3%。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方面,支持无公害食品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业发展,培育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。屯河乌苏、额敏番茄酱生产线扩建、新疆瑞隆农业棉籽油冬化分提生产线投产,天玉12万吨玉米淀粉、新疆银鹰化纤5万吨棉浆粕和5万吨粘胶生产线技改项目顺利推进;在煤电能源开发加工基地方面,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,围绕煤电一体化产业发展,优先发展大型骨干矿井,大力提升我区煤炭生产能力。徐矿集团赛尔能源三号井年产45万吨原煤技改、四棵树煤炭公司二号井年产9万吨技改项目已试生产;在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基地方面,抓住自治区建设独克石化基地的有利时机,积极主动对接项目,加快石油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。重点抓好了乌苏中化电石、天诚杰润燃料油、华仪石化设备防腐等项目建设;在金属及非金属矿业开发加工基地方面,大力引进大企业集团参与我区铁、铜、铬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工,新疆雅泰年产10万吨硫酸钾项目投产运营,裕民西铂20万吨铁精粉技改项目实施完毕,托里县斑岩型铜金矿勘查项目进展顺利,成为地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;在出口商品储运加工基地方面,突出抓好农产品、纺织品、建材产品的生产加工,加快塔城盆地绿色蔬菜出口、中粮屯河乌苏、额敏番茄制品等项目建设。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,努力提高产业关联度、集中度和影响力,新入驻企业10家,累计达320家,园区整体发展水平显着提升,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充分发挥,有力带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。
(三)第三产业蓬勃发展。进一步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,金融、保险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取得新进展。房地产、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电通信、批发和零售、餐饮业规模继续扩大。深入开展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建设,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快捷、便利、优质的服务。扩大对外宣传,组织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,实现旅游收入2.3亿元,增长33%。成功举办了“乌苏啤酒节”、“江格尔文化旅游节”等节庆活动。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,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.7万户,从业人员3.7万人,注册资金5.2亿元;私营企业1936户,雇工人数2.3万人,注册资金20.3亿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15.4%、20.5%和54.6%。
(四)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。认真贯彻《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抓住有利时机,集中力量抓好以水利、交通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。新建防渗渠道506.3公里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8.6万亩。哈拉布拉水库建成投入使用,铁厂沟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。投资3.05亿元,建设农村公路1270公里,投资780万元,新建、改建客运站11个。巴克图口岸至克拉玛依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纳入国家规划。玛依塔斯风电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实现并网发电,中电投乌苏热电厂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。加快实施城市道路改扩建、天然气入户、集中供热、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工程,城市功能逐步完善。生态建设方面,完成造林11.2万亩,其中“三北”四期防护林3.6万亩、退耕还林7.6万亩。实施“村村绿”工程农户1.1万户,植树48.1万株。塔城盆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完成投资2006万元,造林1.9万亩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,开展了对重点区域、流域、行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,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,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,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。
(五)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。紧紧抓住国务院国资委、中央企业对口援助塔城和东中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难得机遇,依托优势资源,创新招商方式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开展招商引资,签订了一批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,新兴铸管、甘肃华羚乳品、陕西龙首油脂、中化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塔城。发挥巴克图口岸优势,创优通关环境,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,双边贸易向纵深发展。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农产品展销会,加快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,扩大地产品出口。参加了哈国东哈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哈投资贸易洽谈会,签订了建立农产品贸易“绿色通道”、境外旅游、边民互市贸易协议,并在矿产资源和油气开发、合作建设境外保鲜库、发展交通道路和建筑业、建立双方高层定期会晤制度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。
(六)公共财政体系日趋完善。认真落实国家财政政策,在继续抓好主体财源的同时,优化提高现有财源,扶持新型财源,积极培育多元化、有后劲的财源群,增强了地方财政持续增收能力。坚持依法治税,强化税收征管,严格税收减免政策管理,大力清缴欠税,确保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改进预算管理办法,增强预算约束力,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,确保了重点项目、社会保障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为群众办实事等支出。继续深化部门预算、国库集中支付、政府采购、“乡财县管乡用”、“村财乡管村用”等各项改革,加大财政支出调整力度,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。积极引导金融保险机构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扶持政策,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提高了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。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47.96亿元,增长19.77%;贷款余额59.77亿元,增长1.76%。
(七)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。积极开展科技创先活动,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提高,我区被自治区列入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工作试点单位,和布克赛尔县荣获“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”称号,全区10个乡镇被自治区授予“科技进步先进乡镇”荣誉称号。“两基”巩固提高迎“国检”工作扎实推进,完成了对各县(市)的第二轮复查验收。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,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、贫困寄宿生补助资金、免除杂费共计5409万元,受益学生15.5万人次。加快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,完成建设项目12个,建设规模1.25万平方米,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;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,全区七县(市)均开展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,参合人数43.83万人,参合率92.8%,26.75万农牧民受益。塔城市、乌苏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试点工作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,地区电视台播控中心大楼主体已完工,塔城盆地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即将开通,托里县、裕民县电视台播控中心大楼相继建成,全区广播覆盖率达到了96.8%,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6.6%。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,新图书馆主体工程已完工,体育中心全面对外开放,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健身需求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,完成了塔城市、托里县、额敏县、乌苏市及沙湾县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,申报29项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建立了地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7项。广泛开展文艺节目下乡、百日文化周、职工运动会等活动,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。
(八)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实施。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,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开发,培训各类人员4.2万人,实现就业2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。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,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,全区参加各类保险35.1万人,增长5.76%;征缴各类社保基金3.36亿元,增长20.55%。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,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和农村低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,为城乡3.3万户8.58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245万元,基本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,对1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实施了整村推进,落实各类财政扶贫资金2598万元,覆盖了全区28个乡33个村,使2.1万人受益。新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6处,铺设管道384.5公里,解决了4.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。强力推进抗震安居工程,开工建设抗震安居房2.45万户,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22%。狠抓城市住房保障工作,通过统建、收购、配建,建成廉租房719套,为2057户发放租赁补贴440万元,解决了2776户城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。全面实施了城乡重要建筑物抗震防灾工程,完成了学校、医院建筑的排查鉴定和抗震加固设计方案工作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从严打假治劣,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,满足了各族群众的生活需要。
(九)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。继续巩固平等、团结、互助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,深入开展以“三爱”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,加强兵地、油地和军地之间的走访与交流,增强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团结的自觉性,形成了团结协作、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。高度重视信访工作,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席会议、领导约谈等制度,扎实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,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有效化解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。全年地、县(市)信访部门共受理信访案件2697件,协调处理1412件,化解率达到52%。认真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,强化企业主体责任,抓好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,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,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、经济损失分别较上年下降40%、20%和39%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,完善应急管理预案,加强应急演练,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。
(十)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严格按照《行政许可法》和《公务员法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,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,支持政协参政议政,办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议案、建议和提案98件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,巩固政务、村务公开成果,推动社区民主自治,积极开展“五五”普法教育,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明显加快。扎实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,全区共查处各类商业贿赂案件37件,挽回经济损失62.58万元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,深入开展效绩考核和行政效能监察,增强了各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,转变了作风,提高了效率。
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地区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,地区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。经济规模不大,经济结构不够合理,应对风险和困难的能力还不强;县市之间、经济与社会、城镇与农村发展还不平衡,统筹协调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;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存在,社会建设滞后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;广大干部思想观念、能力、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,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等等。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,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。
二、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
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,是在改革开放30周年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、实现新跨越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地区“十一五”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(扩大)会议精神,结合地区实际,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,地委、行署确定了200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。总体要求是: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按照中央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,继续坚持加快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,以确保地区经济增长为中心,立足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,着眼改革开放壮大发展优势,着力加强农业稳定经济大局,强力推进工业保持高速发展,积极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,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,抢抓机遇,扎实工作,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2009年地区发展的奋斗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%以上;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%;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%以上;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;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%以上;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50元以上。
完成2009年各项目标任务,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,又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当前,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,尚未见底,对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,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,石油开采业、黑色金属采矿业、纺织业等大多数行业的工业产品价格持续回落,企业发展压力增大;有色、化工、采盐、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普遍亏损,企业利润大幅下滑;工业企业开工不足,一些行业产能过剩,部分棉纺、铬铁、铁精粉等生产企业处于停产、半停产状态。同时,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,立足“保增长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,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。这就需要全区上下统一思想,认清形势,振奋精神,坚定信心,化危机为机遇,变压力为动力,真抓实干,加快发展。重点是做好以下工作:
(一)加快农村改革发展,推动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。继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。一是积极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。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结构调整的首位,全面实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,落实小麦收购价外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,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,稳定小麦种植面积,提高单产水平,增加复种指数,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完成春麦种植50万亩。以市场为导向,着力发展一批区域优势明显、经济效益高、市场前景好、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特色经济作物。调减棉花面积,增加番茄、蔬菜、啤酒花等作物面积,加快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。全区计划总播619.4万亩。二是切实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。继续加强以牧民定居为重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,坚持做到力度不减、标准不变、投入不降,确保新增定居牧民2400户。积极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,年内完成460公里转场牧道建设,推行机械化转场。改善畜种畜群结构,增加牲畜总量,力争母畜比例、出栏率、商品率分别达到85%、85%、71%。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,确保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。三是大力拓展农牧民增收领域。大力扶持农产品行业协会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,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。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、农户与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,保证企业原料供应,确保农民能够最大限度从中受益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实施精准农业和标准化生产,积极创建、申报绿色有机农业品牌,推动绿色、有机农产品规模生产,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。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,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,发展劳务经济。鼓励农户从事加工生产、个体商贸、餐饮旅游、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,促进农牧民多元增收。四是不断增强科技为农服务能力。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,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,大力推广精量播种、测土配方施肥、节水灌溉等综合配套技术,确保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。五是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。继续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,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。坚持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,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,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,慎重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。
(二)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。组织开展工业经济强力攻关,优化工业布局,壮大产业规模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保持工业经济高速增长。一是积极发展壮大五大工业基地。继续推进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,扶持科技含量高、市场前景好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。重点抓好乌苏啤酒20万吨技改扩建、塔城天玉6万吨番茄酱扩建、新疆银鹰化纤5万吨粘胶新建等项目建设,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。强力推进煤电能源基地建设,吸引大企业、大集团参与资源勘探、开发和建设,逐步形成一批集勘探、开发、加工、转换为一体的产业集群。重点协助中电投新疆能源公司加快乌苏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速度;争取和丰鲁能火电早日开工建设;采取各种措施,做好协调服务,确保额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明年开工建设并竣工投运。加快推进石油化工产品基地建设,抓住自治区建设独克石化基地的有利时机,着力发展石油中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业,最大限度延伸石化产业链。重点抓好乌苏聚乙烯醇、碳素阳极深加工、石油石化助剂等项目建设。扎实推进金属非金属矿业开发基地建设,坚持把优势资源配置给强势企业,争取国土资源大调查等国家专项资金,加快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,重点支持甘肃建新集团加快托里斑岩型铜矿前期工作;促进中国材料科工集团高科技膨润土开发、星塔矿业黄金冶炼、欧太铬铁合金冶炼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。积极推进出口商品加工储运基地建设,支持果蔬、肉制品、建材等加工企业发展壮大,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,扩大地产品出口基地规模,加快引进“一头在外”和“两头在外”的出口加工企业,努力把我区建成全疆向西开放的重要陆上通道和利用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的前沿阵地。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。在继续抓好会展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产业招商的同时,主动“走出去”专题招商、驻点招商。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,加强与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交流合作,扩大塔城影响力。进一步突出工业园区的发展重点,高起点规划,高水平管理,引导优势产业、优势企业、优势资源向园区集聚,把园区打造成为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。精减审批程序,规范服务流程,提高服务质量,着力打造优良的政务、信用、法制和舆论环境,营造强势招商的浓厚氛围。力争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。三是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。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、低能耗的产业,加快对老工业、老企业的技术改造,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。认真落实国家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政策措施,引导企业合理开发和有效节约利用资源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的环保准入、环境影响评价和“三同时”制度,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从严控制工业、建筑、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,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
(三)加快繁荣第三产业,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。以市场化、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,调整发展布局和结构,推动第三产业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,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。一是强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。充分发挥口岸优势,培育壮大骨干外贸龙头企业,鼓励和支持地区三宝公司、塔城市国际资源公司等有实力的外贸企业“走出去”,开展境外经济技术合作,开发利用国内急需的资源,提高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。发挥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的品牌效应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,加快农产品物流贸易园区建设,办好365bet官网娱乐_365bet.com官方网站_36578130—东哈州农产品展销会,扩大农产品出口。完善塔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体制和功能,开通边民互市贸易,充分发挥口岸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。二是积极发展旅游经济。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,出版塔城故事系列丛书,制作旅游图册、光碟,加大宣传促销力度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规范旅游市场管理,打造旅游精品。办好阿肯弹唱会、和布克赛尔江格尔文化旅游节、裕民山花节、乌苏啤酒节等旅游节庆活动,尽快形成规模效应,提高社会影响力。扶持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,使其与当地民俗风情、乡土文化有机结合,大力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档次。积极争取开通巴克图口岸过境旅游,不断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和领域。力争实现旅游收入3.5亿元,增长30%。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在扶持发展社区卫生、家政服务、养老托幼、食品配送等服务业的同时,加快发展文化娱乐、体育健身、教育培训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,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。以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和“双百市场工程”建设为抓手,加快改造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,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。继续改善消费环境,拓展消费空间,培育新的消费群体,提高居民购买力,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。力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.5亿元,增长15%。
(四)狠抓固定资产投资,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。抢抓政策机遇,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、基础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,大力提升投资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。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按照“保重点、保收尾、保投产”的原则,加强组织协调,加大督促检查力度,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建设,确保铁厂沟水库续建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优质棉基地、饮水安全、农村校舍改造和牧业寄宿制学校、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等19个项目年内竣工,喀浪古尔河北部灌区、天然草场退牧还草等7个项目部分完工,塔城市供水改扩建、沙湾县生活垃圾处理、额敏县天然气入户等14个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。做好白杨河引水工程、阿不都拉水库和省道222、317线以及农村公路改造的协调服务工作,促其尽快开工建设。用足用好林业政策,加强林业和生态工程建设,完成“三北”四期防护林人工造林13.5万亩、退耕还林工程20.5万亩、塔城盆地生态环境建设三期工程4.6万亩。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绿化工程,改善农村环境,完成农村沼气建设4500户。二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。认真研究国家、自治区投资政策,及时掌握投资方向,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,千方百计抢抓政策机遇,加大投入,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,有针对性地编制一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,进一步充实地区项目储备库,力争我区更多好项目、大项目列入规划并排位靠前。重点加快“引塔济裕”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步伐,完成吉尔格勒特、乌雪特、麦海因、宁家河、红山等水库的前期工作。争取将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、塔城盆地特色林果业基地等项目列入自治区专项建设规划。做好塔城市污水再利用、托里县生活垃圾处理、乌苏市排水管网改扩建、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,尽快列入国家和自治区投资计划。争取和丰沙吉海年产90万吨和沙湾正元国际年产120万吨煤井年内通过核准,尽快开工建设。加快推进中电投乌苏、塔城盆地火电、华电沙湾火电和国电老风口、禾角克风电场等项目前期工作,为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条件。
(五)强化优势互补,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。把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与国家、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起来,继续按照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的原则,加快实施融合发展战略,支持各经济体良性互动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一是继续推进“三大经济板块”发展。乌沙板块依托良好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,做大棉纺、番茄等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,主攻石化、煤电产业,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创新能力。塔城盆地板块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口岸优势,做优绿色粮油、出口果蔬、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,加快引进和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,扶持培育大型外贸企业,高起点发展外向型经济。和托板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,做强煤电能源、金属非金属矿业开发和化工产业,发展壮大经济规模。二是不断加大“援弱工程”实施力度。以地区“援弱工程”建设规划为指导,不断拓展援助范围、丰富援助方式。坚持把对口援助与定点扶贫结合起来,把加大资金扶持与项目带动结合起来,把扶持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进步结合起来,把外部扶持与启动内力结合起来,切实增强托里、裕民两县的自我发展能力,不断蓄积发展能量,加快缩小发展差距,确保两个贫困县与全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。三是积极促进油地、兵地融合发展。在油地融合发展方面,充分发挥塔城和克拉玛依两地经济融合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,进一步加强双方沟通对接,抓紧完成油地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工作,谋划建设一批油气化工、煤盐化工、旅游等方面的项目。在兵地融合发展方面,按照确定的发展规划,在产业、基地、技术以及公共设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,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,共同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,形成产业集聚和联动效应,实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和发展效益最大化。
(六)切实加强财税管理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一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。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,多方争取上级政策支持,应对税收政策变化因素,广开门路、培植财源。严格落实非税收入管理责任,加大对矿产资源补偿、土地出让、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重点非税收入的收缴力度,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,挖掘收入潜力。二是改进财政支出管理。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,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突出保障重点支出,集中财力办大事、办实事,把有限的财力、物力用在解决基层一线困难上,用在扩大就业、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上,用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,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谋利造福。三是加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保险工作。严格依法理财,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、国库集中收付、非税收入、政府采购、政府收支分类等制度改革,不断提高财税工作的管理水平。引导金融保险机构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扶持政策,加快信用企业、信用乡(镇)和信用社区建设,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,发挥保险机构作用,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提高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。
(七)注重统筹兼顾,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一是大力实施“科教兴区”战略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,进一步巩固、提高“两基”成果,扎实做好2009年迎“国检”各项工作。大力发展高中教育、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,加快民汉合校和“双语”教学步伐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。着力推进科技创新,加快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,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,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,深入实施“人才强区”战略,立足培养本地人才,积极引进紧缺人才,爱护激励现有人才,倡导社会尊重人才,为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二是认真做好卫生工作。着力加强乡(镇)、牧区卫生院、村队卫生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,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切实为各族群众提供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。继续巩固和发展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,逐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,增强保障能力。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,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、有效的医疗服务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提高城乡卫生水平。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等事业。深入实施东风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、农牧民健身、广播电视村村通、农家书屋、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,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。完成地区广播电视播控中心、地区图书馆、乡镇文化站、村队文化站建设任务。广泛开展形式新颖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,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。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、地区二轮修志、语言文字等工作。重视发展老龄事业,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。
(八)着力改善民生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。一是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特别是落实好岗位、社保、职介、培训、技能鉴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、税费减免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,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,充分发挥三级人力资源市场、再就业基地和劳务派遣组织的作用,鼓励更多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。大力推行素质就业工程,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活动,提高劳动者素质,促进就业再就业。确保实现就业再就业2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。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。以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五大保险为重点,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着力改善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。积极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,确保实现全覆盖。切实做好民政工作,大力发展慈善事业,加快以最低生活保障、五保户供养、特困户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,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。三是扎实做好抗震安居工作。进一步加强对城乡抗震安居工作的组织领导,积极争取国家、自治区支持,捆绑使用各类资金,加大投入,提高政府补贴标准,加快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度,坚决完成12237户建设任务。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学校、幼儿园、医院等进行抗震加固改造,切实提高城乡重要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。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,逐步解决城镇低保户和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。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。切实解决扶贫开发重点村发展中面临的困难,优先支持优质良种畜牧业、设施农业、助学工程等扶贫项目建设,完成14个重点村整村推进任务。积极争取和整合项目资金,改善贫困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,大力扶持发展增收产业,确保2642户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脱贫。五是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。不断强化市场监管,加强对粮、油、肉、蛋、奶等生活必需品和水、电、暖、煤、气等日常消费品的价格监管,稳定物价总水平。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责任制,加大食品药品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,确保各族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
(九)提高防控能力,坚定不移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,巩固发展平等、团结、互助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,以民族团结带动军政、军民和兵地、油地团结,凝聚各方面的力量,稳边兴边,富民固边,融合发展。继续开展县(市)委书记大接访活动,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,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,消除在萌芽状态。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“一岗双责”责任制,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加强应急管理工作,全面落实《突发事件应对法》,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。
(十)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,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,大力营造讲学习、鼓干劲、谋发展、求进步、树形象的浓厚氛围,不断激发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创造力。深入开展效绩考核工作,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检查、评比、达标活动,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谋划发展、推动工作、改善民生。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,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能,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,进一步加大纠风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府良好形象。接受人大依法监督,支持政协参政议政,听取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。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发挥好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。
做好2009年的工作,任务艰巨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我们将在地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定信心,排难而进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、更加有力的发展举措,圆满完成2009年各项目标任务,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,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!